德国无人机投放害虫天敌以虫制虫保玉米健康生长
德国无人机投放害虫天敌以虫制虫保玉米健康生长
德国无人机投放害虫天敌以虫制虫保玉米健康生长,大疆模拟器手机版,航拍pdf,航拍烧香为鼓励农民减少使用杀虫剂德国无人机公司Hexapilot利用自家设计6轴杀虫无人机TrichoKopter在农田上空撒放大量益虫阻止害虫破坏农作物
有台湾农民在玉米叶上钉上赤眼卵蜂蜂片以防治玉米螟
欧洲玉米螟(European Corn Borer)是一种农业害虫会危害玉米等农作物生长玉米螟会在玉米上产卵幼虫会蛀食茎杆令植物枯死若幼虫继续留在农田内农民又在同一块农田种植豌豆一年后再种马铃薯所有农作物均有机会受到感染引致农作物失收为平衡环保和防治害虫的需要不少农业从业员已逐渐采纳「生物防治」技术在玉米田释放玉米螟的天敌—— 赤眼卵蜂(Trichogramma)
一条条微细的赤眼卵蜂幼虫藏在纸制圆球内
Hexapilots 老板Axel Weckschmied 利用自家设计的6 轴杀虫无人机TrichoKopter 在玉米田上空撒放赤眼卵蜂幼虫TrichoKopter 能携带600 粒纸制圆球而每个圆球阔2 厘米载有最少2000 条长约05 微米的幼虫Weckschmied 坦言无人机每10 米便会投放10 粒圆球因为「这些幼虫爬得很慢」若这些圆球直接落在玉米叶上效果当然是最好的但很多时圆球会跌在农作物中间Weckschmied 解释指「幼虫懂得自己找地方生长所以不用担心」
赤眼卵蜂幼虫会从纸球细孔爬出成虫后赤眼卵蜂会在欧洲玉米螟的卵粒内产卵新幼虫会一直寄生在玉米螟的卵粒内羽化时便会弄破卵粒使玉米螟无法生存这些新赤眼卵蜂会再寻找其他玉米螟的卵粒产卵阻止玉米螟继续繁殖Weckschmied 指他们共需施放6 次幼虫只需不多于3 星期时间便会羽化
Weckschmied(右)会事先制定飞行路线但坚持在放飞时使用遥控器确保无人机时刻受到控制
欧洲玉米螟幼虫蛀食茎杆后便会留在玉米根部(即农夫收割庄稼后剩在地上的茎)内过冬因此农夫们必须在玉米螟产卵后尽快施放赤眼卵蜂幼虫Weckschmied 指出在首4 至5 天内灭虫成功率介乎60 至80%但随后会跌至30 至40% Hexapilots 表示他们已投放了300000 粒圆球和拯救了约100000 吨玉米
相关文章
- GoPro官宣HERO11运动相机 发布时间撞车大疆
- 航拍全球规模最大曹操像 高度达196米
- 多旋翼无人机助定翼机海上降落,原来只需要两台机体与两条线?
- 美航管局局长将会见波音高管 并亲自测试737 MAX软件
- 亚马逊无人机团队正在为医护人员制造面罩
- 马拉维进行无人机测试 旨在减少婴儿HIV检测等待时间
- 工作效率升 350%Intel Falcon 8+ 助修复中世纪大教堂
- 新用途 无人机将应用于虚拟看房业务
- 奥地利航空公司利用无人机检查飞机
- 新华网新闻无人机队亮相
- 【航拍】遨游天际—发现世界上奇妙的地方
- 如何选择相机 这一切都取决于你的摄影类别
- 波音称超音速客机10年内升空 纽约飞上海仅需2小时
- Rega发明新型空中救援无人机,可以自主搜索失踪人员
- 去年美国无人机销售额增长超2倍 大疆占有半壁江山
- 美飞行器为嫦娥四号拍摄迄今最清晰航拍照
- 无人机将离家出走的11岁临安女孩找了回来
- 阿里上汽发布互联网汽车 AEE无人机让汽车“飞起来”
- 业绩乏力:Parrot 砍掉无人机部门 13 员工
- 无人机专利案大疆败诉 但不代表着一定要退出美国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