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称无人机或能代替蜜蜂传播花粉:实用性存疑
科学家称无人机或能代替蜜蜂传播花粉:实用性存疑
科学家称无人机或能代替蜜蜂传播花粉:实用性存疑,最好用的农用无人机,双清区航拍,航拍西岛北京时间2月28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研究人员称蜜蜂传播花粉的工作或许有朝一日将被无人机取代据美国农业部表示全世界约四分之三的开花植物和35%的农作物依靠动物传播花粉蜜蜂是传粉动物的主力军但全世界的蜜蜂数量都在不断减少上个月美国鱼类和野生动物管理局更是首次将一种本土蜜蜂列入了濒危物种
图为一台正在传播花粉的迷你无人机无人机底部附有一小片涂着黏胶的鬃毛
而日本科学家近日表示他们正着手研发一种新型机器人将从蜜蜂肩上接过传粉这一重任利用他们研发的黏胶这些火柴盒大小的无人机便可以将一朵花的花粉传播到另一朵花上帮助植物传宗接代
“这是一次空前的研究我们首次证明了利用机器人传粉这一概念”该研究的主要作者、日本国家先进工业技术研究所的Eijiro Miyako表示“有些机器人或许能用来开展花粉传播实验但还没有人尝试过”
该研究的主要创新成果名叫“离子液体胶”但Miyako表示它的诞生主要靠运气这种黏胶其实是科学家试图研发一种可导电液体失败后的产物一连十年时间都无人问津
但八年之后这种黏胶仍未干硬且依然黏性十足这是大多数黏胶都无法做到的幸运的是就在Miyako察觉到这一点时他刚刚看了一部有关昆虫传粉遭遇困境的纪录片
“我失手把这种黏胶洒到了地上结果发现它吸收了大量灰尘我立刻联想起了那部纪录片” Miyako解释道
这种黏胶黏度刚好既能黏住花粉又不至于将花粉吸附得过牢
科学家随后测试了这种黏胶在花朵间传播花粉的效率为此研究人员将该黏胶滴在蚂蚁背部将蚂蚁在一盒郁金香中放置了一晚第二天科学家发现背上滴了黏胶的蚂蚁身上附着的花粉数量远远超出了没有滴黏胶的蚂蚁
而在另一场实验中研究人员发现还可以向黏胶中加入光致色变化合物即在紫外线或白光下会变色的化学物质科学家将混合后的黏胶滴在苍蝇身上使苍蝇有了变色能力Miyako指出这可以帮助传粉动物伪装自己、躲避天敌
虽然提高其它昆虫的传粉能力也是解决蜜蜂数量短缺的途径之一但Miyako对此仍有疑虑因此转而寻求其它解决方案“将生物投入实际运用可谓困难重重所以我决定改变策略用机器人代替生物”
蜜蜂等昆虫体表的绒毛在传粉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为绒毛增加了蜜蜂的体表面积也就增加了花粉的附着面积为使光滑的塑料无人机拥有类似性能科学家在机器人底部加了一小片鬃毛然后在鬃毛表面涂上黏胶
接着研究人员让这些无人机在一丛日本百合中收集花粉再将花粉传播给其它花朵每次实验中研究人员让无人机传播100次花粉总成功率为37%没有加装鬃毛、或鬃毛上没有涂黏胶的无人机均无法传播花粉
Miyako指出该技术目前还面临诸多限制因为很难手动操控这些无人机不过他补充说他认为未来或可使用GPS导航和人工智能自动操控传粉机器人
然而在这些“机器蜜蜂”真正成为现实之前首先要大大降低该无人机的成本此外该无人机目前电池寿命仅有三分钟电池性能也必须多加改进不过Miyako相信该技术迟早会派上用场
英国苏塞克斯大学的戴夫·古尔森教授(Dave Goulson)表示他认为这些“机器蜜蜂”具有情报价值但对它们的实用程度仍持怀疑态度并担心这会使人们分心、干扰更关键的传粉保护工作的进行古尔森教授是蜜蜂保护领域的专家不过并未参与此次研究
古尔森教授在一篇博文中写道目前地球上约有32万亿只蜜蜂即使在乐观情况下每只“机器蜜蜂”成本只需1美分(约合6分钱)使用寿命为一年每年也许320亿美元(约合2200亿人民币)才能维持与蜜蜂相同的数量同时还会产生大量废弃机器人
“真正的蜜蜂就不会有这些问题它们可以自己传宗接代、自己寻找食物不会产生碳排放”古尔森指出“它们的传粉效率极高我们应当照顾好蜜蜂而不是为它们准备后事”
相关文章
- 饿了么获批中国首条外卖无人机航线分钟“飞”到你家
- 索尼世界摄影大赛公布2020年首批获奖作品
- 五角大楼签署近10亿美元合同充实特种部队无人机情报服务
- 两男子航拍Formula E 被捕一无人机坠毁会场内
- 航拍曝光USJ 新园区“超级任天堂世界” 快完工满满玛利奥兄弟特色
- FAA批准324架无人机运营 但不能送快递
- Rega发明新型空中救援无人机,可以自主搜索失踪人员
- 维珍银河将于本周六恢复太空旅客项目的飞行测试
- 美国为无人机法规松绑拟议法规允夜间及人群上飞行
- UAV微型涡轮发动机Monarch 5成功搭载试飞 运转时间可长达2,000小时
- 航拍:武汉全城内涝交通瘫痪
- 台湾嘉义税籍资料坐标化 无人机一键飞行协助查税
- 中国马文化节盛大开幕 无人机点亮内蒙夜空!
- 亿航无人机获4200万美元B轮融资
- 英特尔介绍基于蓝牙的Open Drone ID无人机防碰撞解决方案
- SpaceX锁定9个火星登陆候选点 集中在火星北半球
- 布下“天罗地网”交警用无人机提醒小伙戴头盔
- 直升机高空 800 尺巡逻,惊遇无人机危险靠近
- 新的DJI Ronin-S&Ronin-SC配件在BIRTV 2019上推出
- 越来越多中国农民成为无人机“飞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