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拍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航拍作品

航拍作品

无人机助力 执法抗疫两不误

中国航拍网2022-11-17航拍作品农村航拍
航拍学习,农村航拍,航拍西宁,无人机助力执法抗疫两不误,航拍学习,农村航拍,航拍西宁央广网重庆12月15日消息(记者王海)“各位驾乘人员你们好请戴好口罩排队有序进入服务区”;“那位穿黑衣服的女士请戴好口罩再下车走动”重

无人机助力 执法抗疫两不误

无人机助力 执法抗疫两不误,

  航拍学习,农村航拍,航拍西宁央广网重庆12月15日消息(记者王海)“各位驾乘人员你们好请戴好口罩排队有序进入服务区”;“那位穿黑衣服的女士请戴好口罩再下车走动”重庆南川大观服务区抗疫特殊时期每逢节假日或车流高峰总会传来这样的喊话声

  无人机“隔空对话”助力抗疫(央广网发 重庆交通执法总队供图)

  这是重庆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总队高速公路第三支队构建的疫情防控“空地联防”的“无人机+”模式:执法人员通过无人机巡查实时回传的画面对未戴口罩随意走动的人员进行劝阻

  无人机助力抗疫构建“空地联防”模式

  据执法人员介绍这一模式有效解决了常规的设卡检查面对密集的车流人流存在缺位的问题最大限度发挥了现有人力资源高效开展防疫工作

  无人机模式(央广网发 重庆交通执法总队供图)

  “此次推行的疫情防控的‘无人机+’模式能有效填补设卡检查时的视觉盲区推动了疫情防控从‘点面巡防’向‘立体巡防’转变如今我们利用无人机的高机动性搭配上喊话设备可以保证重点区域的防控监管不放松同时相较于传统的执勤检查方式无人机的应用也能让我们与来往的人群‘隔空对话’降低了疫情防控中交叉感染的可能性”

  无人机空中巡查路面情况“1秒”掌握

  “其实使用无人机我们的最初目的是为了路政执法由于我们支队辖区坡陡弯急桥隧密集加上高速公路本就是封闭的道路过去传统的路政执法方式受地理因素限制较大导致在路政执法时效率不高、勘测时间长、数据不精确”三支队执法人员介绍说“现在有了无人机的介入我们就能实时掌握路面信息尤其是桥下空间治理等工作通过无人机的垂直视角能准确的划定建控区红线清晰的反应建筑物之间的位置关系为我们后续路政执法提供了很好的数据支撑”

  空中巡查隐患(央广网发 重庆交通执法总队供图)

  同时记者还了解到自三支队创新推行无人机辅助路政执法以来已成功排查出辖区建控区内3901栋建筑物发现并整改了多处路面隐患

  “当时我们在利用无人机进行路政巡查的时候看到G5515张南高速三义隧道附近频繁有村民进入高速公路便加大了附近人行涵洞及天桥的巡查力度发现其中大部分涵洞均因频繁的降雨而被大量沉积的淤泥、垃圾和杂草堵塞随后我们就组织高速公路营运单位开展了涵洞清理整治行动解决了群众的出行难题”

  无人机服务为民执法前置温暖人心

  今年8月执法人员日常巡查时发现有人在建筑控制区内不停地松土、搬石头有进一步施工的迹象一问才知是房主原来搭的牛棚被雨水冲垮了他就想这块地反正也空着就准备打个地基重修一个

  服务为民(央广网发 重庆交通执法总队供图)

  执法人员立即责令对方停止动工指明其违法行为以及该行为可能产生的危害并借此契机耐心向附近村民宣传《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明确建筑控制区的概念

  鉴于村民的家与高速公路之间植被较多传统方式无法准确测量距离执法人员取来无人机通过无人机高空立体航拍与地面端的数据计算处理精准测量出了附近建筑控制区的范围为该村民找到了合适的牛棚修筑地点

  然而近年来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沿线村民旧房改造或者新建房屋项目也随之增多“违建”成为了路政执法中面临的“突出而重大”的问题据三支队执法人员介绍:“为了解决如今建控区管理中‘先建后拆’的难题我们将执法中普遍为事中监管、事后执法的模式向事前预防、主动服务转变以执法为民为宗旨在建控区管理中推行了执法模式‘前置化’一方面积极与沿线乡镇及相关职能部门沟通在建控区监管上形成‘部门之间提前沟通、高速执法大队参与早期房屋修建审批’的协作机制同时针对村民对建控区范围无法确定的问题我们充分发挥无人机的科技作用在村民修建房屋前主动为他们提供勘测服务利用无人机精确测定房屋修建地点与建控区界线的距离在房屋选址结束后我们还进一步用无人机加强修建地点的实景勘察用全景仿真三维模型为后续房屋修建方案提出科学建议以减少群众的修建困难和经济损失”

  无人机勘查现场15分钟找出二次灾害隐患

  据记者了解到自三支队2021年7月启动无人机辅助路政执法项目以来已经成功生成了能精确投射公路实景的大比例尺仿真三维地形图

  “相较于传统的勤务中队巡线勘察无人机路政勘察优势明显尤其是在地质灾害等突发事件的勘查当中这个优势的体现尤为明显如今年7月綦万高速发生的一起大面积滑坡事故先期的人工勘查用了整整一天方才粗略计算出了滑坡体量而通过无人机的现场勘察我们仅用了15分钟便发现了可能存在二次灾害的山体裂缝加之与滑坡前的建模数据对比计算出的滑坡体量也更为精确”

  无人机精准测量(央广网发 重庆交通执法总队供图)

  执法人员表示:“此次我们的无人机辅助路政执法项目采用了人机交互更灵活的RTK实时差分技术能保证制作出的三维仿真模型精度达到厘米级同时我们使用的无人机还具有全天候飞行、负载多样、续航长等优点其机身上持载的毫米波全身雷达也能让无人机避障更精准原本我们人工路政勘查3个月仅能粗略完成60公里左右的数据采集并且针对高边坡坡顶、大型桥梁下方往往只能采取照片存档目标建筑物的位置关系、房屋结构等都无法直观展现而今我们使用无人机进行路政勘查同样是耗时3个月便采集了近40张数据照片设置118组像控点生成数据共13TB其中路面航拍447公里标注隧道119座桥梁376座互通42个服务区16对收费站47个在辖区全景仿真模型里能直观的展示公路用地和建控区边线以及人眼不易发现的建筑物准确测量和标绘高边坡、桥梁如南万高速文凤立交附近的居民住房只需要用鼠标轻轻一点便能快速准确的获得房屋面积及高度大大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

很赞哦!